饼干画报 饼干画报
  • 前沿资讯
  • 有趣青年日常
  • 心灵驿站
  • 实用干货
  • 城市探索指南
  • 纪实·大美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关于饼干

《西游记》播出37年,才发现是个「悲剧」

5月前前沿资讯
38,338 17 121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一首《女儿情》唱尽了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情真意切。

这首歌曲伴着《西游记》的东风红遍全国,被世人传唱三十余年。

很多人不知道,这首《女儿情》是导演杨洁亲自填的词。

当时在录音棚里听到这首曲子,杨洁十分喜欢,一激动,她直接把阎肃的原词改了。

现在看来,词中所说的,正是杨洁人生的写照——

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始终逆着世俗,反抗着一切束缚。

多年后,我们才明白,原来杨洁才是那个“踏南天碎凌霄”的孙悟空。图片图片

转眼间,杨洁导演已经离开我们6年了。

而《西游记》还在重播,继续陪伴着新一代的孩子长大成人。

今天,就让我们再怀念一次杨洁,怀念那个曾经装饰了我们童年的人。图片图片
图片

01

“下辈子,我还给你当摄像”

《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愿意为了唐僧放弃王权富贵。

而坚定的唐僧也少见地动了凡心,对女儿国国王说出了一句“若有来生”。

但最后,他们却碍于世俗的戒律清规,无法携手一生。

戏外,杨洁和王崇秋却将唐僧口中的“来生”变成了“今生”。

在封建保守的六七十年代,两个人的相恋可以算得上“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两人结婚时,王崇秋26岁未婚,杨洁40岁,离异有三孩。

就算放到现在来看,他们也是要被当作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谈资,走在路上被小声议论的对象。

但他们都彼此认定了对方,任谁都无法动摇。图片图片

杨洁和王崇秋相识于中央电视台,王崇秋是摄像科的摄像师,杨洁是文艺部的导演,两人常常一起工作,配合默契。

王崇秋觉得杨洁不一般。

“通常的导演”不喜欢王崇秋这样的摄像,因为他总爱提意见,仿佛导演听了摄像师的意见就会降低自己身份似的。

但杨洁不是那种“通常的导演”,她乐于接受王崇秋的意见和想法,时常还会赞许他的灵感。

杨洁觉得王崇秋懂他,他们是同频的人:

“我的观点,他能理解;我的牢骚,他有同感;我的恐惧,他来相伴。”

就在日常的工作和相处中,两人渐生情愫。图片图片

然而,当他们在一起后,几乎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

他们周围充斥着冷言冷语,有人三番五次分别找他们谈话,告诉他们年龄相差太大的“后遗症”,劝他们放弃这段“罪恶”的关系。

连杨洁自己都差点被洗脑,她在心中犹豫:“这样做对吗?难道我又错了?年岁相差那么大,将来能有好结果吗?”

但外界的各种压力,却让王崇秋的心却越来越坚定了。

王崇秋去杨洁那里吃饭,还没吃上,就被四五个人连推带搡地拉走,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吓退,第二天一早,他又来找杨洁了。

也是这一刻,杨洁下了决心:“就这样,结婚!”

“即使是错,也认了!你们凭什么来主宰我的命运?”

结婚时,有人曾恶狠狠地“预言”:看着吧,不到五年,他们准离婚。

谁都没想到,他们不但共渡了余生,感情还愈老弥坚。图片图片

工作中,他们是最佳拍档。

40年的合作,让他们形成了无可替代的默契,他们不用说话就能知道对方意图。

摄像是个体力活,王崇秋年纪上来后,为了减轻他的负担,拍摄《西施》时,杨洁另外请了一个摄影师。

但没拍两天,杨洁就让他走人了,因为他远远不能达到她对摄影师的要求,不得不再把王崇秋叫回来。图片图片

生活中,他们是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

杨洁不会做饭,家务活也干不好,自己的药也总吃错,用王崇秋的话说就“她这个人就是大事不糊涂,小事稀里糊涂”。

于是,王崇秋不仅承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还要时刻照顾着杨洁,身兼数职,是她的“医生、护士、司机、保姆、厨子......”

因为在2004年,杨洁生过一场大病,落下了病根,成了“高危病人”。

出院后,王崇秋对她关怀备至,她生活的一切都是他在调理,杨洁“吃的七八种药,我根本不管是什么、吃多少,只管一把吃进去就是。”

这一照顾就是十年,到最后,医生都震惊于杨洁的调养:“这是奇迹,你是怎么保养的?”

杨洁深情地说:“如果没有他在身边,2004年的那几次发病,足以使我离开人世了。这几年的生命是他给我的。”

这份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延伸到了剧组中,日子久了,剧组的人就开始给他起外号,说他是个“洗衣机”、“大衣柜”、“护理工”.......

听到后,他也不反驳,只是笑笑,因为他觉得“照顾她,是我应该做的事”。图片图片

相伴走过49年的风风雨雨,当初那些反对的声音早已随着时间销声匿迹,他们只觉得在一起的时间不够。

杨洁去世后的大半年时间里,王崇秋陷入了悲痛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家里的每一处都有她的身影,每天早上醒来,王崇秋都会呆呆地看着杨洁用过的小桌子、躺椅......脑海里一遍遍回放着她生活的影像:

“每天她就嗑着瓜子、喝着茶,看看微信。高兴的时候就给我念一段,有好文章,她就不停叫好。可是现在,东西都还摆在这儿,她却不在了……”

王崇秋之前听到一种说法,因为天庭要拍一部大戏,缺导演,所以才把杨洁找去了。

所以他想对杨洁说:

“天庭的戏如果真要开拍了,请托个梦给我,说给我听听。下辈子,我还给你当摄像。”图片图片

02

“《西游记》是个悲剧”

爱情的离经叛道,让她幸运地收获了一份真爱。

但这样的性格放在事业上,却给了她的人生致命一击。

杨洁的无畏,从小时候就有征兆。

她成长于革命精神浓厚的家庭中。

父亲是革命英雄杨伯恺,“成都十二桥惨案”烈士之一。

小姨危拱之也是一名革命英雄,曾参加过长征,还是叶剑英的前妻。

从小,父亲就立志要把她培养成中国的杜格里雅蒂,对她要求严格,不许她和演员来往,不许她看小说,看电影也只能看进步电影。

不过杨洁志不在此,一心想要搞文艺,总是暗暗跟父亲对着干。

杨洁和父亲的书桌对着,每当父亲埋头写作时,她偷偷拉开抽屉,看里面的小说,父亲一抬头,她赶紧把抽屉推回去,装作一副专心学习的样子,就这样读完了四大名著。图片图片

      杨洁和她的父母   

在外路见不平,她也敢和恶霸叫板,即使她那时才14岁。

当时,她在一所小学当临时老师,亲眼见到校长带着当地的恶霸来学校抓一个女孩,那个女孩死命地挣扎哭喊着,一个男人上去就甩了她一巴掌。

杨洁二话不说,冲上前质问他们:“为什么打人!不许打人......”校长见状,吓得赶快把她拦在身后,给他们赔笑着。

第二天起,她再也不去那个学校去上课了。

回去后,杨洁就把这事写成了一篇短篇小说《禁闭室的女性》,还发表在了《华西日报》上。

不久后,她又发表了一篇文章《他有什么罪?》,创作来源于一篇报导:一个新警察因为处罚了一个官员违章的车而被开除。

她对文艺的坚持让父亲不得不做出让步,父亲无奈地对她说:

“算了!我看你当不了中国的杜格里雅蒂,还是去搞文学吧。”图片图片

这份坚韧的反抗精神伴随着她长大,融进了她的性格中。

拍摄《西游记》的这些年,杨洁因为直来直去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上到电视台领导,下到演员、制片主任等等,全得罪了个遍。

《西游记》有一首著名的乐曲《云宫迅音》,每当这个耳熟能详的音乐响起,我们就知道:《西游记》开播了。

可以说,这首歌曲已经和《西游记》划上了等号。

然而,当年这首乐曲差点被换下,连同它的作曲者许镜清也差点被换下。

《西游记》前11集播出后,有媒体发报批评其中的音乐,台里的领导也对其不满意,首当其冲的就是片头曲《云宫迅音》和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台长就召集了一些专家和作曲家征集了意见送给杨洁看。

大致内容是,用了电声,不够民族化,有损四大名著的形象;音乐没有时代感、地域感,歌曲太软......结论是要换掉作曲者许镜清。

当时远在九华山拍戏的杨洁,听闻消息后火冒三丈,毫不客气地回怼了过去:

你说时代感?

“什么叫时代感?你这个神话故事要什么时代,你哪个时代的?”

你说地域感?

“唐僧取经从哪到哪,上是天堂,有玉皇大帝,底下有龙王,还有阎王,你说这个地域是在哪?”

最后她义正辞严地告诉领导:

“我是导演,我对全剧的艺术负责。领导既然起用我,就请不要干预艺术创作的事。如果不满意,等全剧拍完后,你把它们全部换掉我也不管了......”

——原来杨洁才是整顿职场的鼻祖。图片图片

      图源:《非常记忆》   

除了导演,杨洁还是制片人,而且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制片人。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杨洁的制片人是吵架吵来的。

拍摄西游记时,剧组财务支出要一一打报告,为此,杨洁没少和制片主任吵架。

剧中“祸起观音院”的火烧场面,为了艺术的真实,杨洁坚持着火的寺院必须要用特制的模型来拍,但制片主任为了节省经费,主张用纸来扎。

常常是,双方吵着吵着闹到领导跟前,搞得领导焦头烂额,最后直接拍板,让杨洁兼任制片人,当制片主任的领导,吵闹才罢休。

就这样,新中国第一位女制片人诞生了。图片图片

《西游记》剧组的演员更是“重灾区”,没有哪个没被她骂哭过。

饰演玉兔精的李玲玉,因为是第一次演戏没有经验,在片场常常被杨洁骂哭,到最后,她在杨洁面前大气都不敢喘,平时见了杨洁都要绕道走,躲得远远的。图片图片

杨洁雷厉风行的性格,也为她日后的孤独境遇埋下了祸根。

导火索是众说纷坛的新加坡商演事件。

当杨洁组织西游记剧组前往新加坡演出时,章金莱、马德华、闫怀礼却同时请假。

后来,她才得知,三人瞒着她和徐少华一起去外地走穴商演,气得她当众批评了他们一通。

自此,矛盾彻底激化,三人和杨洁分道扬镳,剧组其他演员也不再和杨洁往来,因为“那三个主演不许他们上我家里来,如果来了就不许去新加坡;还听说他们到老阮、王台长那里去告我。”图片图片

《西游记》大火后,台前的演员享尽鲜花和掌声,只有杨洁饱受孤独和凄凉。

后来,杨洁在家中一看到《西游记》就换台,整整十年没看过。

《西游记》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人和马一样,到了没用的时候,谁还会关心你的生死呢?”

那匹驮着唐僧西天取经的白龙马,现实境遇并没有如剧中一样荣耀加身,而是沦为一处被人们观赏的取景点,住在脏乱的马厩里,潦倒而死。

杨洁说自己就是那匹白龙马。图片图片

03

如今的时代容不下杨洁

看到杨洁受尽冷眼嘲讽,王崇秋很想为她说句公道话:

“她算是一位严厉的导演。六年时间,剧组里这么多人,这么多戏,她要是不严厉,怎么能当好‘家’呢。”

可以说,没有杨洁,就没有如今的《西游记》,更没有名利双收的师徒四人。

就拿《西游记》中最被后人称道的实景拍摄来说,这是杨洁据理力争换来的。

当杨洁提出要拍实景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杨洁认为,《西游记》重在一个“游”字,搭棚拍摄怎么体现西天取经的难呢?

同时,这也是为了扬长避短。

当时国外也有翻拍,作为一个神话题材的剧,我们的特效技术比不过人家,但拼文化底蕴,他们肯定比不过我们,名山大川就是中国文化最好的名片。图片图片

虽然上面同意了,但实景拍摄依旧艰难重重。

有人向领导举报说剧组借机到处旅游,紧接着,上面派过来调查小组,和剧组同吃同住同劳动了10天后,他们才发现,没想到剧组这么苦,立刻打报告帮他们追加了一百万。

那时候取景地还没有开发,有的地方连招待所都没有,剧组的住处简陋,时不时还有老鼠造访;剧组转场也是跋山涉水,杨洁还曾差点掉下悬崖。

正是杨洁的坚持,这才让祖国的大好河山能跟随着《西游记》一起名扬世界。

更不用说后来《西游记》拍了15集后被腰斩,也是因为有杨洁组织大家借钱,才有了后面的10集。图片图片

为什么西游记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杨洁一句话道出了真相:“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对比现在的影视剧市场,愈发浮躁。

资本主导一切,演员不看演技看人气,导演成了空架子,烂片丛生。

这放在杨洁身上,是想都不敢想的。

首先是选角。

杨洁选角从来不看名气,首开“海选”先河,选演员的唯一标准就是要贴合角色。

当时最火的女演员刘晓庆想演白骨精,杨洁却拒绝了,因为她觉得对方“名气大,气质不对,不够妖气”。

看看如今的影视剧,选演员,贴合角色是次要的,实力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否有流量、有话题。

一眼望去,国产影视剧几乎全被眼熟的明星垄断,很少看到陌生的面孔,真正的演员生存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凭借实力很难有出头之日。图片图片

其次,杨洁不允许演员轧戏。

《西游记》唐僧的扮演者换了三位,第一个“唐僧”汪粤,拍了几集后想利用业余时间拍电影,杨洁立刻就放他走了,宁愿再重新找人。

“轧戏”说到底是因为利益。

《西游记》拍了六年,外面的物价都涨了,演员的片酬也没涨,片酬最高的六小龄童拍摄一集只有80元,六年一共才赚了两千多。

如今,想让一个演员在剧组待六年并且不轧戏、不涨片酬是天方夜谭的。图片图片

最让杨洁感到心痛的,还是导演地位的下降。

资本主导一切,“投资方、买片方、制片人、大腕,然后才是你导演,选演员有时还轮不到导演……像现在这种潜规则太可怕了。”

看到现在投资动辄上亿的影视剧,拍出的剧却不似从前,杨洁感到心痛。

粗制滥造的布景,假大空的剧本,拿着天价片酬却只会瞪眼嘟嘴的演员,影视剧市场一片乱象。

现在,几乎看不到纯粹的为了艺术追求而诞生的影视剧了。

杨洁曾被问过,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最想生活在哪个时代?

即使经历了被非议、被排挤的痛苦,她还是想活在当下。图片图片

      图源:新视界   

也是因此,我们才感到庆幸,杨洁生在国产剧的巅峰时代,缔造出经典。

放到如今的时代,根本没有杨洁的容身之地。

烂剧频出的年代里,我们愈发怀念过去的国产剧。

那个时候,拍一部电视剧常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西游记》25集,制作时间6年;

《红楼梦》36集,制作时间5年;

《三国演义》84集,制作时间5年;

《水浒传》43集,制作时间3年......

那是一个纯粹为了艺术的黄金年代,感到庆幸的是,我们有过。

现在,经费足了,特效更精细了,可我们的影视剧为什么却没有变得更好呢?

点个「赞」,谨以此怀念杨洁,怀念那个有纯粹的艺术容身的时代。图片图片

参考资料:

1.《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

2.《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

3.今报网《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

4.华商报《杨洁:如果让我挑,我肯定拍<红楼梦>》

监制:视觉志

编辑:哈酥

微博:视觉志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mdKWM0MwMMeM6V6oyBn-A

今日互动

你看过86版西游记吗?

还有那些电视剧是陪伴你度过童年的呢~

121
本文系作者 @视觉志 原创发布在 饼干画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依山傍水的波托马克河山谷,竟然是这样形成的?
上一篇
会在地图上“不断变形”的半岛,你一定没见过!
下一篇
评论 (17)
再想想
  • fanqycpa

    经典,永不磨灭的回忆!

    5月前
    • 饼干画报

      @fanqycpa: 经典永流传~

      5月前
  • 天晨

    怀念,
    致敬!

    5月前
    • 饼干画报

      @天晨: 致敬!

      5月前
  • 小宇

    武林外传 家有儿女 龙门镖局 白蛇传 宝莲灯 ......

    5月前
    • 饼干画报

      @小宇: 也是本饼干满满的童年回忆!

      5月前
    • 小meng

      @小宇: 还有新白娘子传奇

      5月前
  • Rebecca

    经典永流传!杨洁导演的高风亮节,一腔热枕令人感动!艺术造诣更令人倾佩!

    5月前
  • 5

    谢谢您

    5月前
  • Jason CC

    经典中的经典!百看不厌!那时是为了艺术!现在确实拍不出这种水平了!西游记续集就全是科技与狠活,看两集就不想看了

    5月前
  • 尼尼的春天避难所呢~~~

    经典永流传

    5月前
  • 征服者

    经典之作,伴随70后的成长,让她永远一代一代的传承!同时怀念杨洁导演和向您致敬!

    5月前
  • 钻头王老五

    时势造英雄,如果是搁到现在的环境,恐怕就不容易善始善终了~

    5月前
  • 钻头王老五

    时势造英雄,如果是搁到现在的环境,整个剧恐怕就不容易善始善终了~

    5月前
  • 书虫一口

    之前的老电视剧都拍得质量很高,但四大名著的电视剧里,个人认为西游记是拍得最好的。86版西游记也成了后来无法超越的记忆。向老艺术家致敬!

    4月前
    • 饼干画报

      @书虫一口: 是的,致敬~

      4月前
  • 匿名

    经典,永不磨灭的回忆!

    1月前
视觉志
相关推荐
如何看懂贵州文化?来了解中国第一山地省的多彩文化史诗!
7天前
贵州人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有多大?带领中国开眼看世界!
7天前
宛若一幅色彩绚丽的抽象画,这条多彩的峡谷究竟位于何方?
7天前
中欧明珠匈牙利,东西方文化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传奇?
5天前
17 121
相关文章
“除了长江白鲟,很多动物都已经见不到了”
反腐风暴下的医院:有医生减少手术,学术会议陷入争议……
这张纸,为什么成了中国老人的「催命符」?
平均被家暴35次,她们才选择报警……
Copyright © 2021-2023 饼干画报
北京神奇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801000116号 京ICP备15007699号-8
  • 前沿资讯
  • 有趣青年日常
  • 心灵驿站
  • 实用干货
  • 城市探索指南
  • 纪实·大美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关于饼干
热门搜索
  • 温暖
  • 正能量
  • 风景
  • 治愈
  • 知识
  • 摄影
  • 青春
  • 大美中国
  • 成长
  • 漫画
  • 有趣
  • 爱情
  • 贵州
  • 生活
  • 伤感
  • 文化
  • 美食
  • 心理
视觉志
53 文章
0 评论
7K 喜欢
  • 121
  • 17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