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腹地,藏着贵州的转折传奇
黔北腹地,藏着贵州的转折传奇
茅台镇,因古“僰人”把种了茅草的平地作为祭台的传统而得名,是贵州最有名的小镇之一。当你真正到了这里,才会知道,茅台镇远不止处处泛着酒香。
她,记录着川黔南北的沟通历程。乾隆初年,跨越川、黔、滇的赤水河道凿通。“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让茅台镇于乾隆初年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仁岸”,实现了从0到1的成长。
赤水河畔的茅台古镇。
摄影/曹经建
它,藏着一段伟大转折的光辉岁月。穿镇而过的赤水河,还有一个更为闪耀的名字——英雄河。英雄河畔,则有四渡赤水的史诗恒远流淌。
每一个来到茅台镇的人,第一站总会在赤水河畔的红军桥驻足。红军桥不长,桥下就是茅台渡口。1935年3月,红军便在这里三渡赤水,此后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佯攻川南,调动敌军主力,真正的大部队则悄然回军,四渡赤水,又频繁抛出假动作,将国民党拖入疲于奔命的境地。
在茅台古镇,我们探访了茅台渡口。
摄影/陆宇堃
红军桥便是为纪念这段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而建立的。在茅台镇下游的习水县习酒镇,当年四渡赤水的二郎滩渡口畔,也建起了连接川黔两省丶横跨赤水河的高速路大桥——赤水河红军大桥,它是世界上山区同类型钢桁梁悬索桥梁中第一高塔丶第二大跨的峡谷大桥。
就这样,英雄事迹在历史的进程中被铭记,也在贵州人当代奋斗的历程上闪耀。
四渡赤水纪念塔。
摄影/陈伟红
若将时间线向前追溯,遵义播州区的苟坝村与花茂村,同样有这么一段古今交融的传承。苟坝村,就记录着二渡赤水到三渡赤水间的关键转折时刻。
二渡赤水后,红军取得遵义大捷,并途经苟坝村休整。休整时,中央负责人围绕是否进攻打鼓新场的一个师,在苟坝会议上展开激烈争论。会上,毛泽东坚决反对进行这场战役,他据理力争,但遭到与会者集体反对,力争无效。当日深夜,毛泽东手提一盏马灯,在一条小道上疾行,连夜去找周恩来商量暂缓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周恩来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次日一早再开会讨论,从而说服大家决定不进攻打鼓新场。
苟坝村,如今是一处革命圣地。
摄影/陆宇堃
从当时形势及后来截获的情报看,如果冒险开战,红军将处于四面受敌之境,很可能遭到围歼直至全军覆没,后果不堪设想。这次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相连,这条小道,如今名为“真理小道”,纪念着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精神。
此后,中央红军逐渐完成了领导核心和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才有了三渡赤水、四渡赤水后,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巧渡金沙江,成功摆脱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的军事奇迹。
与苟坝村一村之隔的花茂村,当年同样是红军休整之地,如今则是黔北山川里的时代发展瑰宝。
如今的花茂村,一派繁荣景象。
供图/播州区委宣传部
这个村子并不大,里面的宝藏却不少。位列省级非遗的花茂村土陶,采用当地白土,因地制宜,还变成特殊的餐具,盛着当地美食“盬子鸡”,在饭桌上大放光彩;古法纸浆压花画,则将花茂村的鲜花与贵州山野的壮阔融于纸上。
古法纸浆压花画和土陶体验。
摄影/陆宇堃
这座因电视剧《花繁叶茂》成为贵州最美打卡地的小村,可远不止有如花风景,更重要的是众多风物托起的热烈生活。
茅台镇、花茂村、苟坝村……在黔北山川,我们探访一处处秘境的壮阔岁月,也看见如今这些家园的繁荣与新生。
今日互动
你有没有过贵州旅行的经历?
你还喜欢贵州哪些文化和美食呢?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好喜欢这一期
真有意思,而且还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