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贵州文化的精髓所在?这片文化“桃花源”的求知之心!
贵州人的“特殊一课”
贵州,这片文化的“桃花源”不仅培养出一代代能人志士,更是在抗战时期庇护无数师生,为中国保留了一批批“读书种子”。战火之下,贵州人也誓死捍卫着学校讲台的宁静。
抗战期间,有许多大学内迁往贵州,其中既有军校,也有医科院校和综合大学。他们躲避着日寇的兵锋,跋山涉水跨越大半个中国而来。这些高等学府,在日寇“亡国灭种”阴谋威胁之下,于贵州保全着中国人的文化命脉和读书种子。
抗战期间,许多大学內迁往贵州躲避战火。制图/刘耘硕
以浙江大学为例,在贵州办学的七年,被浙大师生视为危急存亡之秋,同样也被认为是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在贵七年,在万分艰苦危险的磨练之中,受贵州人民的庇护,浙大师生静心研究、实干报国将学校办成了“东方剑桥”、“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
浙大西迁。摄影/夏小西
同时,浙大人也与贵州这方土地与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竺可桢常鼓励浙大学生们亲身实践,为当地人民造福。浙大农化系的师生在湄潭测定了当地茶园的土壤酸碱度以及各类农产品的性状。浙大在湄潭创办的浙大附中,广泛吸纳大批当地的求知青年,开启读书求知之路。
教育之外,文化典籍也在贵州栖身暂避。浙大校长竺可桢受民国教育部的委托,将原藏于杭州的《四库全书》文澜阁本140箱,成功转移至贵阳黔灵山公园北的地母洞存放,在贵州人的细心呵护下得到了保存。
曾保存《四库全书》的地母洞。供图/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
所以什么是贵州文化的精髓所在?
当年黎庶昌离开家乡时,表兄郑珍,同样也是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勉励他道“豪杰之士,不待文王而兴”,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大约就是“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应凭自身的才干器宇,慷慨前赴天下兴亡的时局中去。没错,这不止是黎庶昌,同样也是贵州的精神——
这座山地大省地处西南一隅,远离文化中心,却一代代人才辈出。从秦汉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明朝首开科举、创立王学,再到清末开眼看世界、为教育树新风,贵州人克服了先天地理的阻碍,求知之心有多远,文化就能传多远。
文昌阁旁的城墙。摄影/陈伟红
策划 | 火花范
文 | 叶吟啸
文字编辑 | 赵逃飞
图片编辑 | 陈金鱼
地图编辑 | 刘耘硕
制图 | 九阳
首图 | 陈伟红
封图 | 陈伟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gMSOrsgZ1Fpm13pn-v50A
今日互动🛀
你去过贵州吗?
你对贵州有什么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