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画报 饼干画报
  • 前沿资讯
  • 有趣青年日常
  • 心灵驿站
  • 实用干货
  • 城市探索指南
  • 纪实·大美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关于饼干

潮汕的生活方式如何吸引了全国的小伙伴?

2 年前中国国家地理
95,594 30 104

丨我们都是胶己人丨

图片

潮州市青龙古庙,大柱子是香你看出来了吗? 摄影/陆连宇

看似,我们对潮汕是熟悉的,毕竟谁还没吃过个潮汕牛肉火锅,没听说过李嘉诚和马化腾的名字呢?

但我们又对潮汕感到陌生,陌生到常常想不起汕头也是国家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其中一个。

潮汕,大致包含了今天的广东潮州、汕头、揭阳三市,还包括了梅州市一些县份。自古以来,她的名称众多,“潮汕”这个叫法,到光绪年间才出现。

图片

潮汕区位图。制图/刘昊冰

以广州为代表的广府、以梅州为代表的客家和潮汕地区,就像巨鼎的三足,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广东。而身居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就像《海王》中的亚特兰蒂斯王国,自然形成一层旖旎的滤镜,让外人心生艳羡,但内部实则刚硬而强大。

图片

 潮州金山大桥,横跨韩江东西两岸。摄影/林文强

有人说,在潮汕,你可以看到历史一步步走过来的轨迹。

01省尾国角

“省尾国角”是潮汕人的一句自嘲。潮汕三面环山,与外界形成物理隔离。封闭的环境,让潮汕人至今都保留着完好的“唐朝口语”。就连同是广东的广府人和客家人,都完全听不懂潮汕方言。

图片

 潮汕地形图。制图/刘昊冰

陆地虽封闭,但潮汕面朝大海。自古以来,中国沿海岸线的外边,有一个由海岛和半岛组成的链条,从北往南有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琉球列岛、台湾岛和南洋群岛,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密切交往的海洋世界。潮汕地区的先辈也驾风驭海,往来其间,早早就做起了海上贸易。

因为山高水长,没有道路可通,中央集权的力量难以企及潮汕,这一直以来都是个化外之地。山林茂密,野象成群,鳄鱼在韩江出没,潮汕就成了贬谪有罪官宦的最佳选项。唐朝诗人韩愈,不幸就成为了其中一个。

河南籍的韩愈来到此地,在《送郑尚书序》中这样描写潮汕土著的生计:“蛮夷悍轻......其南州皆岸大海,多洲岛,帆风一日踔数千里,漫澜不见踪迹。”

图片

 潮州市牌坊街的牌坊,古时用于表彰节义、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摄影/二中兄

一到此地任职,韩愈就开始大施拳脚:驱鳄、兴学、关心民瘴、释放奴隶。尤其是兴办学校,韩愈把自己的俸禄捐出办学,普及儒家学说和天子教化。在韩愈的影响下,历来以海上贸易为重的潮汕,开始在科举上有所成就。平民出身的士大夫对他的推崇,就像潮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到现在潮汕民间还在神龛里供奉着韩愈,视他为神。

02日常有趣

不只是拜韩愈那么简单,潮汕人祈福的对象包括玉皇大帝、天神公、土地公,本土的三山国王、九天圣王,还有福建传来的妈祖、三保公(郑和)。它们被统称“老爷”。

图片

 潮州祠堂里正在举行名为“闹热”的活动,图为祭品。摄影/陆连宇

到潮汕的街头走一走,能发现家家户户有神龛,村村镇镇有神庙。先把封建迷信放一边,光是这份仪式感,在容易丢失自我的年代里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

 潮州“闹热”活动,纷飞的是礼炮打出的花瓣。摄影/陆连宇

孩童的成年礼,要拜。潮汕人管这叫“出花园”。孩童出生之后,家里要为其供奉公婆母(房中神),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在睡床上礼拜,保佑孩童健康成长。等到孩子15岁这一天,在隆重地祭拜公婆母之后,要把香炉请出住房,然后在睡床上就着祭品用餐。吃过,就算成年了。

图片

 揭阳火把节。摄影/肖运丰

图片

 揭阳中秋烧塔。摄影/肖运丰

重要节庆,在庙里拜不够隆重,还要举办“游神赛会”,当地人叫“闹热”。每年从元宵节前后开始,各个村的青壮年肩扛八抬大轿,带着老爷游遍村里的大街小巷,仿佛在昭示“看呐,这片区域的百姓都是你的信众,请你好好保佑我们!”

游神赛会还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各路戏台齐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从前,南腔北调都来到举办“闹热”的村子献艺,风靡江南的昆曲在这里台前冷落,而本地的南戏则昼夜不歇,观者如云。

图片

 潮州市后街村潮剧演出。摄影/陆连宇

03日常团结

对祭祀的热情,很大程度源于根固发达的宗族。“胶己人,拍死无相干!”是潮汕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为自家人做事,就算肝脑涂地也无所谓了”。在本地,任意一个行业必然找得到一串相互支持的同姓老板;一个企业背后会有一票血脉相通的周边商;哪怕小小的村支书,也大概率来自丁口兴旺的家族。

图片

 汕头小公园。摄影/二中兄

为何潮汕人能这等团结?五代十国开始,中国整体的文化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而后大批福建百姓开始迁移至此。这些人多是汉族的仕宦与世家,本身对门第就比较注重。

图片

 甲第巷,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图为甲第巷一景。摄影/陆连宇

拜海洋所赐,潮汕的海上贸易繁盛。哪里有商船,哪里就有海盗。他们早期以捕鱼和海上贸易为生,为了在漂泊中生存,有时不得不为非作歹。以林凤海贼团为例,最鼎盛时甚至打下了被西班牙殖民的菲律宾总统府,堂而皇之地安营扎寨。潮州人饱受其害,明朝中期,人口从95万暴跌到71万左右。

图片

 潮州青龙古庙庙会上的赛大猪。摄影/陆连宇

普通的人单枪匹马,面对成群结队的海盗毫无还手之力。作为应对,大村落里,士绅带领众人出钱出力,筑起高墙深堑,变成雄踞一方的城寨;小村落和小村落之间相互抱团,围堡建寨。族人的生死存亡一旦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便有了同仇敌忾的强大力量。

图片

 潮州铁铺的围屋。摄影/林文强

解决了海盗的问题,还有人口的问题。东汉末年开始,潮汕人口不断增加,大家即使再有“耕田如绣花”一般精耕细作的本事,也无法哺育家族越来越多的人丁。自此,因争地而起的械斗不断,而宗族的效用再一次显现了出来。

图片

 潮州市中山路,闹热活动中祈福拜神。摄影/陆连宇

一方面,宗族是家族纠纷的调停场所。大事小事纠缠不清时,家族德高望重的老者出面和解;另一方面,当土地矛盾激化,宗族里的人就是强大的靠山,打架也能有个帮手。多亏了宗族的力量,潮汕人克服了一个个天灾人祸,形成一种难以复制的个性。

04日常吃喝

如今,潮汕的生活方式简直羡煞了全国的小伙伴——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潮汕人可以吃山、吃河又吃海。物产丰富,跟各种食材打交道的潮汕人有得挑。潮菜注重时令与新鲜度,尽量选择在每一样食材最新鲜的时间点来吃,对“鲜”有迷之执念。

看潮汕的“白糜”,会把米煮得将将爆开,粒粒分明,与广州成糊状的粥截然不同。就算岭南的天气再怎么潮湿炎热,令人唇焦口干、食欲不振,一碗白糜,简单的配上菜脯、橄榄菜,奢靡的配上鱼饭、腌虾姑和腌蟹,可比吃米饭可舒服了好几倍。

图片

 潮汕宵夜,又叫夜糜。图/《风味人间》

看潮汕的鱼饭。新鲜打捞的海鱼用淡盐水腌起,再用盐水煮熟,原住疍家渔民不食米粒,只能靠鱼肉作为“米饭”,故称之鱼饭。

当地管大排档里的冷盘熟食叫打冷,一条长菜台,几百种食材陈列,鱼饭肯定是最耀眼的那波。个中的鱼类并不名贵,店家定会保证鱼饭新鲜,以此多挣几个回头客。你去挑一筐鱼,或蒸或煎,配酒或配白糜,人生值得。要是潮汕人到了外地,若吃不上鱼,日子都不知道如何进行下去。

图片

 各种鱼饭,鲜掉牙。图/味觉大师

看潮汕的粿。传说,畲族起源于潮州的凤凰山,受这支原住游耕民族的影响,潮汕人爱吃用米粉、糯米粉、麦粉和薯粉做成的粿。粉的比例不同,馅料不同,做出粿的用处就不同。比如都是用糯米粉做的甜粿和钱仔粿,前者在日常祭祀都会用到,但后者会用在中元节上。

图片

 日常售卖的各种粿,选择恐惧症的敌人。摄影/耳东尘

吃饱还要喝足。潮汕人讲究喝工夫茶,当地人叫jia die。茶叶以乌龙茶为主,但斟茶的场所可以扩展到整个宇宙——去邻居家吵架,要先坐下来喝壶茶;往KTV的包厢一坐,标标准准的茶具已经为你备好;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休息时聚在农药铺里喝茶。形成喝茶的习俗,还要追溯到清朝末期,当时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处于劣势,在潮汕本地的价格自然就降了下来,大家纷纷开始买茶喝茶。

图片

 功夫茶。摄影/耳东尘

不管几个人喝,老式的工夫茶会放三个杯子。大家不认杯子随机喝,喝完了主人就用开水烫一烫。潮汕人管这个叫“食nuá烧康挂”,大意是潮汕人背井离乡,难免有需要帮衬的地方。三个杯子,能喝出互帮互助的感情。

05日常审视

光绪时期的《海阳县志》中提到:潮人每有所事,辄求祈签,以卜休咎。潮汕人历来生活险阻,斗野寇,跨南洋,正是一个个神明,给了他们心灵的港湾。也许是港湾过于舒适,让老一辈潮汕人的思想被“礼教”禁锢了,视野渐渐封闭。

图片

潮州市,仙河村。摄影/陆连宇

都说在潮汕人眼里,中国只有两个地方:潮汕和省外。外地女生跟潮汕人谈恋爱没有未来。对于一些新一代的潮汕青年来说,他们倒更愿意把这些“差评”当成自嘲,然后背上行囊往外走,到广州到深圳,到北京到海外,就像当年因动乱或商机远走他乡的潮汕祖辈一样。

图片

 潮汕居民的日常,图中卓府,是私人府宅。摄影/二中兄

但无论如何,潮汕人对海味的思念不会变,对家族的思念不会变,对自由未来的向往也不会变。

文丨百万

图编丨袁千禧

设计 | Q年

地图编辑 | 刘昊冰

封图丨视觉中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Dg7cF0zkIdPh0OYK8nfKw

今日互动🌞

你对潮汕有什么感受呢?

你喜欢潮汕的生活吗?

104
本文系作者 @地道风物 原创发布在 饼干画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绝美朝晖!宛如置身梦境一般,祁连山凭什么被称为宝藏山区?
上一篇
在潮汕,为什么“请你喝粥”是最高待遇?
下一篇
评论 (30)
再想想
  • 珂珂

    房价目前多少?

    2 年前
    • 饼干画报

      @珂珂: 有知道的宝宝可以来解答一下嘛~

      2 年前
    • mo

      @饼干画报: 分地方咯,好一点1~2w

      2 年前
    • 梨子

      @珂珂: 潮州6000多周边贵一些一万左右。

      2 年前
    • 浪险

      @珂珂: 一万不到

      2 年前
    • 妮妮

      @珂珂: 不要来

      2 年前
    • A不是

      @珂珂: 均价2w

      2 年前
    • 快乐

      @珂珂: 有小区的一万到两万多,看楼龄和位置。

      2 年前
  • 啊奇

    在潮州上过学的山西人,潮州好吃的太多了,去汕头玩海依也不错。潮州节奏慢,气候好,风景好,适合养老。

    2 年前
    • 饼干画报

      @啊奇: 呜呜呜呜饼干好羡慕~

      2 年前
    • 华工一哥

      @啊奇: 广州上学的山西人,在广州常吃客家菜炳胜,确实不错。我爱广州

      2 年前
  • Capricorn

    5月份去了汕头,消费特别低,美食又特别多!主打的就是一个实惠!

    2 年前
    • 饼干画报

      @Capricorn: 汕头真的太棒了!

      2 年前
    • 时颦

      @Capricorn: 真敢说,吃喝消费都赶上一线水平了,潮汕应该是唯一一个靠海然后海鲜还死贵的沿海地区了

      2 年前
    • 橘子

      @时颦: 舟山第一个不服

      2 年前
    • 1

      @Capricorn: 5岁的儿子总结说:吃的还可以,其他都不行!

      2 年前
  • xi

    哇,赛大猪🐖

    2 年前
    • 饼干画报

      @xi: 赞~

      2 年前
    • 哈哈

      @饼干画报: 哈哈

      2 年前
  • 大河

    求封面壁纸

    2 年前
    • 饼干画报

      @大河: 宝宝,这个图片是当天专栏壁纸噢~你看到它在锁屏的时候立即将他设置为锁屏,如果不小心错过了,当天可以多锁屏几次找到他然后设置,但是隔天啥的就有点难找了~图片有版权,饼干不能私自提供给哈

      2 年前
  • 呃

    本地人,只能说本地男人在潮汕生活会很幸福,外省男人去了融不进去,女人不管本地外地,都没必要嫁过去,重男轻女太严重,生不出儿子会被歧视

    2 年前
    • i

      @呃: 现在城市农村都喜欢女孩了

      2 年前
  • 小舞

    让在省外的潮州人想起小时候了,小时候氛围更浓厚,潮剧,抽纸影,迎老爷,感觉作为潮汕人很幸福。说潮汕重男轻女的人,全国哪里都有重男轻女,看人,我爸妈对我们三兄妹都是疼的,有没有偏心肯定会有,但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两个孩子也没办法一碗水端平,而且现在年轻人也没有一定要生个男孩。重男轻女,还有一个解释,重活给男的,轻活给女的。我以前也想过为什么一定要生男的,后面考虑历史,生男的可以帮忙干更多活。为什么我奶奶过身的时候女性不能跟着去殡仪馆,去山上,后来接触道家有个可能就是男性属阳,女性属阴,去殡仪馆去山上对阴气太重的女性有影响。所以我现在并不会觉得我们家族重男轻女

    2 年前
    • sss

      @小舞: 只能说潮汕人广遍 一直在宇宙中心 所以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被传唱只能说潮汕人还是很厉害的 智者会有智者的思考和答案

      2 年前
    • 无

      @小舞: 嗯,说得。。。年轻人也是刷抖音的,生儿子的儿女双全,没生儿子的八口之家,哈哈

      2 年前
  • 阿亚

    真不错啊,没有压力活在哪里都好啊

    2 年前
  • 加厚快递

    95%+的北方人在那会很不习惯

    2 年前
  • 相濡以沫

    潮汕人看不起外地人,广东之外的就叫外省仔,这个是个贬义词,但是美食是不可抗拒的。

    2 年前
  • 由博返约

    二次元穿越,明清时候就叫海贼团?

    2 年前
地道风物
行走的风物百科,看见中国每寸土地的不一样。
相关推荐
暂时没有文章!
30 104
相关文章
中国第一节庆大省有多嗨?1400多个节日等你来!
北京的B面,藏在十五座环京“县城”里
最“生动”的国宝在哪里?在贵州!
重新定义天人合一?杭州西湖是最佳阐释!
Copyright © 2021-2025 饼干画报
北京神奇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801000116号 京ICP备15007699号-8
  • 前沿资讯
  • 有趣青年日常
  • 心灵驿站
  • 实用干货
  • 城市探索指南
  • 纪实·大美中国
  • 中国国家地理
  • 关于饼干
热门搜索
  • 温暖
  • 正能量
  • 风景
  • 治愈
  • 知识
  • 摄影
  • 青春
  • 大美中国
  • 成长
  • 漫画
  • 有趣
  • 爱情
  • 贵州
  • 生活
  • 伤感
  • 文化
  • 美食
  • 心理
地道风物
行走的风物百科,看见中国每寸土地的不一样。
82 文章
0 评论
4K 喜欢
  • 104
  • 3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