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孩勇敢,而不是完美」
「女性们缺少的,是那种建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实现的自我效能感。正因缺少那些小小的成功体验,才会被无力感侵袭,想着『算了』『没办法』。不要贪心,只做那些能做到的事,把能做的一件件做好」。
上野千鹤子在《最后一课》里说的这番话,引发了编辑部的很多共鸣。
作为女性,我们被要求追逐着完美长大。不要冒险,不要犯错,却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犯错、冒险,并从胜任感中获得自信的机会。
本期简单聊聊,我们想说说「胜任感」这件事。为什么这也是一个性别问题?女性要如何培养自己的胜任感?
一起来看看吧~从「学不会」的自行车开始
我一直不会骑自行车。
小时候,只要想到学东西需要面对我爸那种「你果然不行」「这都学不会在搞什么」的眼神,我就觉得还是别学了,反正学不会的。
后来跟朋友走在路上临时起意说扫个共享单车试试,结果练了半小时还没办法两脚一起离地。但朋友说:「不错不错,你看你踩一下溜出去的距离比一开始远了很多」。
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和当时他说话时那种平常的语气,开始知道原来学东西可以不用心怀忐忑和愧疚,一下子没学会也不是因为我比别人笨。
后来我就偶尔在需要走路时扫一个自行车尝试溜着慢慢走。有一次骑上没刹住车,撞在马路上,腿上几大片青的紫的,同事看见都说感觉像腿烂掉了。还有一次路过人多的地方,被人刮倒了,膝盖在地上磨破了一大块。整个过程真的是磕磕绊绊,但就一直没脑子地骑,断断续续骑了三四个月,我才终于基本算会骑车了。
再后来熟悉一点我买了辆自己的自行车,平常骑着它去上班,周末跟朋友骑着满北京溜达,越来越熟悉之后,我开始觉得自己说不定未来可以拥有一辆汽车——以前觉得这辈子不可能开汽车,开的话一定会出车祸跟世界再见。
骑自行车这件事情给我的影响还不止这些。
以前看见拥有某些技能的人,会觉得仰望和羡慕,记得高中有个女生去参加校园表演选拔,我在面试大门外透过缝瞥见她,穿很漂亮的红裙子一个人跳拉丁,心里觉得对方太厉害了,她一定跟我是不同世界的家境优越的上等人。
而现在我会停下羡慕,只要联想到学会自行车这件事,心里就很确定,如果自己真想学,也一定可以拥有这个技能。
想练出一身肌肉也可以,想换个行业继续读书也可以,想重新定义我是谁也可以,一切都很来得及。

▷ 《最后生还者》
如果人们总是「要求女孩完美」
她们就不愿冒险了
童年的一个暑假,家长带我和堂弟去野湖游泳。
我俩都是旱鸭子。于是我爸在浅水处找了个地方,让我「别乱跑,坐着看蝌蚪」。至于堂弟,大人们显然十分具备戏谑的欲望——直接把他扔河里了。「男孩子嘛,打两个滚就学会咯」。
那个下午,我无法想象堂弟得有多害怕。但他确实比我早 10 年学会了游泳。
即便「教学手段」十分暴力,但这段人生脚本似乎在多年后不断重复上演:大人们给男孩求生的考验,并信任他可以活下来(虽然整件事都很疯狂)。而女孩坐在一边旁观,她需要「易受控制,避免出错,避免引起注意」。
在社会期待之外,斯坦福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 发现:男孩们之间有一种「操场心态」——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大吵大闹,相互取笑,指出对方的缺点。Dweck 认为,这个过程会让负面评价「失去很多力量」,因此男孩们会让彼此更有韧性。
虽然「在小学课堂,男孩受到的批评是女孩的 8 倍」。但是请注意,犯错的女孩和男孩得到的反馈模式不同。男孩的错误更易被归咎为缺乏努力,比如「还是心思不在学习上」;而女孩被易被归咎为自身的本质,比如「脑子不行」「不是学这块的料」。

▷ 作为一种可预见的结果,研究发现男性在一生中的自尊水平始终高于女性。男女的「自尊差距」在青春期开始显著。
来源:APA
「人们要求男孩勇敢,要求女孩完美」,一支著名的 TED 演讲引用了惠普的人事审查结果:当男性认为自己可以满足 60% 的工作要求时,他们就会申请晋升;而女性认为自己 100% 符合要求时才会申请晋升。
然而,胜任感和行动是互相关联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Richard Petty 认为,信心是一种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的东西,它是通过努力、成功甚至失败积累起来的。
如果人们总是教育女孩「不要出错、追求完美、避免冒险」,并将她们的错误进行内部归因,她们就会倾向于不去尝试,避免与男孩竞争公共空间,与「胜任感」的经验失之交臂,而只是留在浅水滩里看蝌蚪了。
如果你想更爱自己
「做成一件事」比「被爱」有用得多
所谓「胜任感」,也可以理解为自信,它需要你真的投入去做一件事,在得到正反馈的过程中逐渐确认自己的价值。这条路可能是艰苦的,但也是必需的。
但对于女孩子来说多了一个陷阱,就是我们被规训可以通过「被爱」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来获得那种「我很好」的感觉。就好像自己是客体,去选择一个主体,如果想感觉更好,那就选一个更强大的主体来获得被爱,获得肯定。
我在年纪更小一点的时候也曾陷入这个陷阱,把自己的价值感更多和被爱联系在一起。但事实证明,即使我获得一些爱,但我从来没有从中真正地体会到自我价值,也没有变得更自信。
首先你依附于一个主体来确立自我价值的时候,主动权永远不在你手中,你永远患得患失,如果 ta 爱你你就是好的,如果不爱了你就是糟糕的,你对自己的认知总是在变动的、不确定的,很难获得稳定的自信。另一方面,主体的强大本质上跟你也没有关系,你无法通过被爱把别人那些好的特质,比如才华、成熟的心智偷过来,但人们往往在爱中会有这样的错觉。

▷ 《Shrinking》
后来自信是怎么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呢,真的是通过做事情,从特别小的事,比如组装一个家具,学会一项运动,再到大的人生选择、职业能力的提升等等,这些事情需要有点点难,对你来说有点挑战,然后通过思考、学习、练习,最终成功做到了,是从这个过程中慢慢信任自己。而且这样获得的自信是从内而外慢慢生长出来的,是不太会消失的。
分享一下我前段时间跑步时候的一个感悟吧。我发现跑步有点像人生的隐喻,就是你真的要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跑,你可能很幸运有一个同伴陪你一起在跑,但你酸痛的肌肉,流下的汗,ta 都没办法替代,就是扎扎实实跑的每一步才会最终反馈你。
所以,去「做事」吧,它能真正塑造和改变你,让你更爱自己。
编辑:江湖边
责编:kuma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pBI9Lgy9AvDqoUQuyxWyg
今日互动☕️
你有建立「胜任感」的经验吗?
分享一个自己在期待着结果的一件事吧~
分享自己跑步的事情,最初跑起来是因为自己热爱自由,马上就到了今年的六一也就是跑步三周年纪念日,目前大概跑了七千公里了,几乎是每天都会去跑!最近半年是人生的低谷期,状态下滑了很多,现在让自己重新生龙活虎起来,今年的心愿是去跑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这是我渴望已久的事情,我相信自己可以把状态调整到最好, 我享受这里面的一切,我也相信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或许我不是那个速度最快的,但我一定是那个跑的最久的,那个不到终点绝对不会放弃的!对了,人们总说女孩子学不好物理,我就是大学转专业学了物理,一年修读两年课,那一年我拿了专业第一,也是我们学院不同年级获得的10个国家奖学金里面唯一的女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坚信:我就是我,不被定义,谁说女孩子做不到,我偏偏非要做到!我为自己是女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为自己不断试错不断成长获得成就感到开心!加油!希望更多的女孩子可以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不断尝试,不断进步获得自信,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开心幸福!
@朋友们都叫我大佬(因为总是热血沸腾: 说的没错,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或许我们不是那个速度最快的,但一定要争取做那个跑的最久的,共勉!
@朋友们都叫我大佬(因为总是热血沸腾: 太棒了姐妹,一起加油!
@躺着再出发: 谢谢呢!一起加油!
@朋友们都叫我大佬(因为总是热血沸腾: 小饼干和你们一起加油~
加油,共勉之。做自己,独立,自由,自信,快乐!
@杨莉: 共勉<(^-^)>~
好爱这篇文章,我一直再找一个理论去形容我自己得想法,直到看到了这篇文章。在感情中,在学习上,在工作里。都不要追求完美给自己增加压力,认为自己不行。大胆一点,一步一步走,终究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爱笑的眼睛: 希望每位宝宝都可以大胆一点,告诉自己:你可以的~
女孩很少被教育去自己努力获得一些东西,大多数都是处于被爱,被关心被照顾的角色,但当我越长大越发现男生的很多想法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永远对自己自信,会欣赏自己的美,女生即便是漂亮的女生,也会非常在意在自己的外貌,但是男生却大多数都非常能接纳自己的长相,无论怎么都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
人事短暂,没有固定模式,女生也没有定义,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样子,可以去学一些喜欢的,刺激的东西,即便也许这个领域大多数都是男生。
@今天也要加油呀。: 小饼干表示赞同呢,取长补短,没有任何人可以定义我们~
为何非要强调性别呢?生而为人,都要认识自我,不断成长!
@Emily: 没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平等的!
喜欢骑自行车,会了!!!!!!!!!
@Cindy: 太棒了宝宝,夸!
谢谢你,写得很好,我决定从明天晚上开始学英语背单词而不是再犹犹豫豫害怕失败而不敢下手,像你说得那样,去做事吧,让我更爱自己。
@悄悄把帆升起来: 啊啊鼓励到你真的太开心了!!大家一起积极向上!
做勇敢的女孩